父母的自我改变
父母的价值观与期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价值系统,这系统来自于家庭及社会文化认同之事,而我们特别珍视的价值观便成为我们基本的期望。当别人没有依照我们的期望来生活时,我们通常觉得受到了伤害或生气;而当自己未依自己的标准行事时就会产生罪恶感。对自己、对他人有期望其实没什么不对,但如果我们期望我们一定能一直控制它,使它实现,那就苦了 ? 因为任何人都办不到。我们有责任去学习:别人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不是他的错,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期望。
爸!我已尽力了。
我知道我是兄弟中最让您失望、丢面子、最不受您喜欢的一个!但我也一直在尽力想做个好孩子,在学校有很棒的表现,拿很漂亮的奖状给您看。可是我很努力了,还是总是没办法达到您的理想和要求时,我是多么的希望您不要用那种愤怒和瞧不起的眼光看我。爸!我想假如您能给我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我一定会信心加倍,我会有勇气再努力。不过,您却一句又一句讽刺与不屑的指责,我真想死了算了!
昨天就为了那张只考六十分的数学卷,又让您发了好大的脾气(我很抱歉与难过),当着弟弟的面,骂我没出息、头脑跟大笨猪一样(我好伤心)。您一点都没顾到我做人家哥哥的尊严(我真的好失望),以后我怎样在弟弟面前抬起头来(我感到悲观与仿徨)!?
我承认我的脑筋不如弟弟好,可是大家都知道人的脑力本来就不一样。您硬要拿我这个大笨头和弟弟的鬼灵精相比较,我死了也比不来!我不晓得您这样是不是合理!?但是我记得老师说过,孔子教育学生都会注意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所以他才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我自己也想过,若叫一个体健身强扛得起百公斤大石头的人来和一位身体孱弱的人比赛,大家都会说不合理,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有形的体力差异。为什么无形的差异,大家都看不到呢?为什么独有我们脑筋比较差,学习比较慢的人,总是得不到同情与理解,让我们永远处于失败和遭受轻视的环境受苦呢?
爸!妈!请帮帮我!我已经尽了力!
家庭是价值观的传递场所,父母重视的观念,总会有形无形地弥漫在家中,孩子很自然地感觉到父母的想法而有所反应,且表现于行为上。因此,身为父母者必须花一些时间思考自己对子女有什么期望?这些期望是否合乎子女的能力、兴趣、理想?将心比心,如果自己在孩子这个年龄时,做不做得到?甚至可以问自己:对孩子要求的标准是否是自己期望的成份较多?
通常发现,一些内心沮丧、缺乏信心的孩子都是父母有意、无意中造成的。反之,为了使孩子学习到对自我有好的价值感,是否必须一天到晚说孩子这儿好、那儿好呢?当然不是。学习不是只有来自于言语而已,还包括表情、声音、行动等,这些随时随地都在代表着你传递给孩子“他是否有价值”的信息。
父母的情绪与信念
当一个人成为父母时,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随即产生,他们会赋予自己新的职责,并戴上“父母”这个面具。渐渐地,他们会一本正经的行事、言谈中都充分流露已经是为人父母的气息。进而他们忘了自己仍然是人,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就会有七情六欲,而且情绪可能因时、因地有所不同。成为父母后就面临需承担重责大任的挑战,他们会认为必须言行一致,对每个孩子一律平等看待、疼爱,并且无条件的接受、忍耐、牺牲,完全将自己抛诸脑后。父母的一番美意是可以理解的,却往往带来反效果——因为要为他好反而破坏了亲子之间最亲密的关系,更不知如何积极地去发展亲子的新关系。
英英每每犯错,无论是失手打破一个碗,或是考试考差了,都要承受妈妈沉重而冗长的责骂。
今天英英在学校里不小心打破了个玻璃,她猜想老师恐怕已经给妈妈打过电话了。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真想逃跑,一走了之,但是又能走到哪儿去呢?只好硬着头皮,拖着步子回家。
果真,一进家门,妈妈就拉开嗓门骂开了:“真是丢人丢到家了,还让老师打电话来,你要我把脸往哪里放?”英英心中七上八下,还没弄清楚老师到底对妈妈说了什么,这时爸爸正好下班回家,见到盛怒的妻子和发愣的孩子,叹了口气,丢下一句话:“你这孩子真是不学好,无可救药!”就回房里去了。
那一刻,英英恨不得有个地洞可以钻,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英英的父母很少打孩子,但是责打在孩子心坎上的语言,却像鞭子一样令人既丧气又痛苦。他们不是不爱英英,只是他们心中有太多的律条,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太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良好,不愿露出瑕疵;而孩子的表现,正是他们的形象与尊严的代表,因为这种心态,难免在孩子有错时,夸大情绪地责备了。
人的情绪一直是个很难处理的问题,就像行为一样,也是有目的的。当人根据自己的信仰和目标来行动的时候,情绪能供给所需的能源。偏偏“人”不论年龄大小,都会想办法逃避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某种信念,相信如何去生活最正确,依这种标准生活。若不是依这种标准过日子的人看起来好象做错事了、行为不当、或是很坏,至少没像依照我们方式那样活得好。因此,引起现今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信念就是,替对方的喜怒哀乐负责。认为爱他,就不该做出伤害他,让他伤心痛苦的事。
寇夫曼在《快乐的共享就是爱》一书中曾说:
“小孩受教最多的一个信念就是:”你让我不高兴。”这个观念暗示自己必须直接为他人的恶劣感觉负责。……大人的情绪不是根据自己的信念而有所反应,而是受到小孩子神话似的操纵……好象小孩真有这种能力。”
孩子做了惹父母生气或伤心的事时,父母总是告诉他:孩子你错了!你该为我们的反应负责。生气的父母很少试着去了解孩子行为的真正理由,或是把这份怒气视作自己恐惧、价值观或期望下的产品,他们经常只是打骂孩子一番,告诉他们惹父母生气是不对的,而孩子也在这种信念下长大。罪恶感及恐惧就这样有效的控制了孩子,所以孩子也越觉得自己该为父母的不悦负责,似乎如此就“越不会做错事”。
如果我们相信自己应该为父母的感觉负责,那么这个信念当然也可以延伸成另一个相同的模式:别人该为我们的喜怒哀乐负责。自己痛苦了,自然可以责怪别人;但若相信自己该为别人的感觉负责,我们就将自我禁锢在罪恶感及责怪中,而不知自己有权利、也有责任为自己的选择作决定。
因此,父母唯有了解情绪的主宰者是自己;自己的情绪产生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直接引发,而是通过自己的信念或想法。所以也只有父母体会到不放弃自己的权利,才能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