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讲堂  

现代依恋理论与科学的十大核心原则如下

2024-10-5

现代依恋理论与科学的十大核心原则如下

首先,依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际关系理论,它将个体置于与他人最密切的关系中;

它认为,人类的本质不仅是社会的,而且也是人类的联结体——处于关系中的个体。

与他人的联结被视为人类最本质的生存策略。

其次,依恋理论主要关注情绪和情绪调节,尤其强调恐惧的重要意义。

恐惧不仅被视为日常的焦虑,而且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讲,也反映了无助和脆弱的核心问题

也就是说,反映了有关死亡、孤立、孤独和丧失的生存问题。

心理健康和幸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上述这些问题能以一种增强活力和心理韧性的方式得以处理。
最后,依恋理论是一种发展性的理论;

也就是说,它关注的是成长的和灵活度的适应性以及阻碍或增强这种适应性的因素。

综合而言,与可信他人的紧密联系是人类大脑、神经系统和关键行为模式进化的基础,也是我们可以进化为最好的自己的大背景。

现代依恋理论与科学的十大核心原则如下

一、从生到死,人类与生俱来所要寻求的不仅是社会交往,还有在身体和情感上能依靠的不可取代的重要他人。

从人类目标和需求的层次来看,对与重要他人建立联结的“体验”的渴望是首要的。

在遭遇威胁、风险、痛苦或不确定状况时,人类最能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内在的联结需求。

触发依恋系统的威胁可能来自外部或内部,例如,被所爱之人拒绝时那些令人不安的解释、负面消极的形象或对自己死亡的具体预兆。

在人际关系中,共同的脆弱性建立起了纽带,正是因为它带来了依恋需求,使个体感受到了联结和舒适,并鼓励人们与他人接触。


二、与身体和/或情感联结相关的可预测的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兄弟姐妹、长期密友、伴侣或者是精神层面的人物)能使神经系统平静下来,成为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庇护所。

在依恋对象这里他可以轻松地获得舒适和安心,并能恢复或增强情绪稳定。

他人的回应,特别是在我们小的时候,使得神经系统对威胁的敏感度降低,并使个体产生世界是相对安全和易于控制的信念。

三、这种情绪稳定促进了一种基本的、积极的和综合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将内在经验组织成连贯整体的能力。

这种基于自我的感觉有助于一致地表达对依恋对象的需求;

这样的表达可能会更为成功地获得联结,并继续建立与重要他人联结的积极模式,作为其可获得的支持性资源。 

四、能够依赖所爱之人的感觉创造了一个安全基地——个可以探索世界、承担风险、觉察和培养能力及自主意识的平台。

这种有效的依赖是力量和心理韧性的源泉,而否认依恋需求和虚假的自给自足则是不利的因素。

能够触及和依赖可靠的重要对象并内化与其安全联结的“体验”是使我们人类能够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生存和繁荣的根本资源。

 

五、决定依恋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是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回应性和情感卷入。

这些因素可以翻译成首字母缩略词 ARE。

在临床工作中,我使用 ARE作为夫妻冲突中出现的关键依恋问题的简写:“你还爱我吗?”

六、当依恋契约受到威胁或失去安全联结时,就会出现分离困扰。

还有,当一些其他基于共同活动或敬意的情感联结被破坏时,人也会感到痛苦。

但是,这种痛苦的强度或意义与依恋关系受到质疑时的强度或意义不同。

在情感和身体上与依恋对象隔离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内在创伤,同时也会带来更加糟糕的感觉,不仅仅是脆弱和危险,还有无助。

七、安全联结促进联结关系中的主要互动行为,帮助个体将互动模式编码到心理模型或回应方式中。

通常个体的依恋安全感不是其固定的性格特征;

当新经验发生时,它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人们能够修改依恋的认知工作模式及其相关的情绪调节策略。

因此,有可能在一种关系中感到不安全,但在另一种关系中会觉得安全。

其工作模式主要与他人的可信赖性和自己获得照顾的资格有关,即自我接纳程度。

这两者都是在质疑:“我能指望你吗?”“我值得你爱吗?”

它们包含了一系列的期望、触发情绪自动化的感知偏见、情景记忆、信念和态度,以及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内隐程序知识。

这些模型以最坚韧和自动化的形式,扭曲互动中的感知,从而产生偏差反应。这些偏差被认为就是现实情况,并且“本来就是这样的”,而非个体构建出来的。

八、那些安全型依恋的人对亲密感及其对他人的需求感到舒适。

因而,他们的主要依恋策略是承认他们的依恋需求并且相应地呈现出来(例如,将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统一起来),以争取和依恋对象建立或保持联结。

当依恋对象做出回应时,这个回应会被信任并被接收,从而安抚那个寻求依恋个体的神经系统。

通过提供这样一种有效的策略,依恋中的安全感似乎可以缓解压力,并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增强个体积极应对的能力。

九、如果个体有依恋需要,但认为他人无法接近或回应,甚至感到威胁时,个体就会使用次级模式和策略,如警惕、过于激动、焦虑,或者回避、不予理会和停止交流等方式来与他人互动并调节情绪。

这些次级模式中的第一种模式——焦虑型依恋,其特点是对来自重要他人的任何负面信息都很敏感,并以“战斗”反应来对抗疏离,进而从依恋对象那里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可靠的支持。

另一方面,失去活力的回避反应,是第二种次级模式,是通过“逃避”反应将自己与被视为敌对的、危险的或漠不关心的爱人疏离,以此将挫折感和痛苦降到最低。

这样一来,依恋需求被最小化,被迫自力更生地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自我内心的脆弱或被他人感知到的脆弱会引发疏离行为。

所有人都会不时地在关系中使用战斗或逃避的策略,这本身并不是功能失调。

然而,这两种模式可能变得泛化和习惯性,僵化成一种最终会束缚个体的意识和选择,并限制其与他人进行建设性互动能力的行为风格。

当个体遭遇依恋创伤时,会产生第三种次级模式。此刻,他处于一种自相矛盾的境地,即所爱之人既是恐惧的源头,也是消除恐惧的钥匙。

在这种情境下,个体常常在渴望和恐惧之间摇摆不定,要求联结随后又会疏离,甚至在对方提供联结时进行攻击。这种类型的反应在儿童中被称为混乱型依恋,但在成人中被称为恐惧的回避型依恋,并且与成人关系中的高痛苦程度相关。

内在矛盾、冲突和防御阻抗的心理动力概念对于理解上述次级模式(和不安全策略)至关重要。

婴儿研究中的回避型儿童可能看起来平静而且克制,但实际上与母亲分离会使这些次级模式被高度唤起。

同样,回避型成年伴侣很少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困扰或对他人的需求,但有证据表明,在更深层次或较少意识到的层面上,他们存在着巨大的依恋痛苦。

回避型个体也不太可能信任和受益于人类所拥有的,用以应对压力和威胁下脆弱性的最佳资源,即与特殊的重要他人之间的安全联结。

十、与亲子依恋相比,成人之间的联结更加互惠,也不那么依赖于身体的亲近;依恋对象的认知表征可以有效地被唤起,从而产生象征性的亲近。

除了依恋之外,鲍尔比还发现了亲密关系(特别是成人关系)中的另外两个行为系统:照顾和性行为。

它们是独立的系统;然而,它们的表现与依恋一致,并且依恋被认为是主要的,也就是说,依恋过程为其它系统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关键特征。

安全型依恋和这种安全感所产生的情绪稳定与更好地关注其他人和成为更有回应性的照顾者紧密相连。

当然,这种安全感是连续的,且不是一个持续的稳定状态,而是在特定的关系和情况下有所变化。

*本文选自苏珊·M.约翰逊的《依恋与情绪聚焦治疗》。作者苏珊·约翰逊,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是情绪取向疗法(EFT)的创始人,也是新爱情关系科学领域公认的先锋。

   邢台市心理咨询  张银梅 张晓芳  张凌云

邢台市畅想心理咨询中心

邢台市青少年心理咨询

邢台市畅想心理职业培训学校

网址:http://www.hbxtxl.cn     http://www.xtxlzx.com/地址一:邢台市襄都区(开元路与团结路交叉路口北行100米路东)恒大城2号公寓楼7层16号

地址二:邢台市襄都区红星西街(路南)西仓巷街南行20米路东

联系电话:13363713910   13131956613  18131966618

办公电话:0319-5212185 张老师


 

预约电话;0319-5212185 手机:13363713910 18131966618 13131956613

地址一:邢台市桥东红星西街路南西仓巷路东

地址二:邢台市襄都区恒大城(开元路与团结路交叉路口北行100米路东)2号公寓7层16号工作室

版权所有 : 邢台市畅想心理咨询中心 E-mail:zym3285700@163.com

备案号:冀ICP备2021024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