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干预】灾难下的心理应激
灾难下的心理应激
2008年的5月12日正午时间,一场大范围的地震波唤醒了正在专注于工作中的人们。惊诧之余,最令我们难以相信的是,这样一次震波之后所造成的损失,会让我们如此心痛、凄然。那些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孩子,那些被填埋与砖瓦之下的病人,那些被不断侵袭的余波所困住的人们,牵动了全国人的心。汶川聚焦了我们最为关切的目光和用情感染开的爱国潮。 而这些突发事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突发事件下,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突发事件下,灾区的人们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与考验。因此,当人们身处其中之时,很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沮丧、无助等情绪体验。对于很多人来说,其直接的影响就是一种一掠即过的恐慌。但是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就有可能会让紧张感成倍的增长,人们的行为举止甚至会被消极情绪所控制。我们看到在由冻雨引发的事件中,有的人选择静静的等待,有的人却是郁郁寡欢、有的人开始烦躁不安,有的人变得絮絮叨叨,有的人渐显攻击性行为,还有的人寝食难安、多疑多梦,所有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灾难带来的心理创伤性反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应激,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事件便是产生人们心理应激反应的一种类型。我们习惯将自然灾害称作应激源,它是一种短期的破坏性极大的灾难。人们由此引发的心理反应叫做应激的主观体验,通常会有紧张、慌乱等内心冲突。而过度的主观体验又会直接导致生理上出现一些不适征,例如疲惫感、食欲与睡眠的改变等等。汶川的这次地震,留给人们更多的是破坏后的狼藉和绝望,特别是正在上课的孩子们在顷刻间便被震灾夺取了生命,这是很多成年人都难以接受的。地震是一个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冲击,它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年初的这场冻雨却是一场逐渐演变为灾难的过程,它对人们的心理挑战有一个渐强的趋势。我们知道,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见和不可控制两个方面的特征,这种特性只会加大人们由无助带来的消极,当我们的消极情绪体验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趋利避害的本能会让人们投入到应对灾难的各种行为之中。而应对的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研究表明,突发事件下人们对灾难的反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卷入水平的提升。更多的人开始寻求与他人行为的一致性,对身边人产生强烈的依赖感。特别是像老人、孩子等社会弱势群体,以及受灾核心区域的直接受害者更是如此。面对这一特点,熟悉或重要人物的出现往往是人们内心最大的安慰。我们看到灾害发生之后,国家总理在第一时间深入重灾区,与灾民直接接触,大大的缓解了受灾群体的恐慌感,减弱了群体慌乱出现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对灾区受众最直接的心理支持,所达到的积极效应甚至会高出问题的直接解决。同时,有更多的人也开始主动投身于公益性行为之中。冻雨的时候贵阳街头随处可见的绿飘带,便是这些志愿行为的典型代表。小小的绿丝带会给人们带来温暖、不孤独的感觉,满足了人们内心的安全需求和归属需要。 二是受灾群体的易受暗示性增强。随着灾害时间的延续,人们从关注眼前转变为关注未来:冻雨还会持续多长时间?地震是不是还会发生?我们的基本物资储备是不是充足等等都会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不能清楚地弄明白这些疑问,就会产生更多的困惑,对于受灾地区来说,公众的迷惑感往往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新的应激源,而小道消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最容易产生。国外有记录表明,重大灾难发生之后,人们的抑郁情绪急升,正是与接受了许多不良信息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联。这段时期,人们很容易将猜测与担心当作事实。因此,政府部门排除由灾难带来的信息传递不畅等难题,向大众发布精确、清晰的信息,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紧急任务。毕竟及时而具体的信息是消除迷惑,稳定公众情绪的最佳策略。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有效的预防途径就是关注公共媒体、相信权威机构发布的消息,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护自己的认知判断不被侵扰,不让自己的情绪被不良消息所牵制,从而阻止不当行为发生的可能。 三是强烈的倾诉愿望与紧密的亲情连结。1980年5月,在美国海伦斯火山爆发后的24小时中,受灾地区打出的电话比正常水平增长了100%,一度出现了抢线的现象。这个时候,通讯的畅通尤显重要。援助人员的出现以及身边人温馨的问候和关注的眼神都会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受灾者会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紧张情绪的缓解,并补偿亲人不再身边的空虚感。 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可能远远不止于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由此而引发的更多的问题与困难还会形成继发性的应激源,所以灾后的修复与重建会成为人们心理适应水平的新挑战。在应对继发性应激的过程中,人们对技术支持的需求会高于情感性支持。所以从政府的角度需要结构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统筹安排,而对于大众则是需要人尽其才、力所能及的积极行为。更多的人会在不断发挥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修复灾害带来的心理创伤。 如果说突发性灾害是我们无法预期和不可控制的,但是应对灾害的方式却是我们可以做出的一种选择。是扩大由灾害带来的影响,任由自己的不良情绪泛滥?还是采取积极的行为减弱它的危害?相信问题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灾难面前,接受正常的情绪,增强自我控制,关心理解身边的人,尽己所能发挥个人的能力,自然灾害的影响力就会被大大的减弱。
河北省邢台市畅想心理职业培训学校
邢台市畅想心理咨询中心
网址:http://www.hbxtxl.cn http://www.xtxlzx.com/
地址一:邢台市襄都区(开元路与团结路交叉路口100米路东)恒大城2公寓楼7层层16号
地址二:邢台市襄都区红星西街(路南)西仓巷街南行20米路东
联系电话:13363713910 13131956613 18131966618
办公电话:0319-5212185
预约电话;0319-5212185 手机:13363713910 18131966618 13131956613
地址一:邢台市桥东红星西街路南西仓巷路东
地址二:邢台市襄都区恒大城(开元路与团结路交叉路口北行100米路东)2号公寓7层16号工作室
版权所有 : 邢台市畅想心理咨询中心 E-mail:zym3285700@163.com
备案号:冀ICP备2021024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