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健康是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世界卫生组织(WHO)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诸多国际关系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培养人才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逆反心理是目前我国中学生中存在的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为此,我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并学习了有关心理学理论。
一、逆反心理的界定
逆反心理,在中外传统心理学概念中没有提及,然而,却是我国近年来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反,表现出对他人(非我)的不尊从(或抗拒)。“逆反心理”,与西方心理学讲述的“违谬”、“心理感应抗拒”,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它是集正确逆反与错误逆反于一体,逆反与认同相伴行的复杂心理现象;是人们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二、逆反心理在中学生中的表现
第一、超限逆反。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如家长总要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其它毛病,而不给予理解或帮助;教育者不分对象的觉悟层次或问题性质,一概过高的“上纲上线”、批评指责),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既主体执意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让他东、他偏西,叫他打狗他骂鸡”。
第二、情境逆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如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却津津乐道),自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主体心不在焉或根本听不进去说教、或做其他事情,如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以示不满。
第三、信度逆反。表现为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虚假产生怀疑。如教育者所谈及的内容无可非议,而本人的人格却不端正;或本人的人格无可非议,而传播的内容却是虚假的(或含虚假的成分);再则,其人格及传播的内容无可非议,可对内容的表达分析不能(或不能充分)说服学生。这样,都会引起受教育者对施教者本人或传播的内容(甚至对其本人连同内容)产生怀疑,拒不遵从。
第四、禁果逆反。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往往成年人向他们郑重宣布禁止的东西,他们反而越想接触。如玩电子游戏、交异性朋友、晚自习偷看电视球赛、甚至喝酒、吸烟、在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等,实属禁果逆反。
第五、自主逆反。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如家长或老师动机良好,却用喝斥、讽刺、打骂、强行禁止等简单、粗暴手段对待学生;或从相反的角度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学生等等,都会引起主体对施教者的不满、抵触,如双方互相喝斥、打骂,或互不理睬等。
第六、归因逆反。即他人的说教、做法并无错处,而动机不良引的逆反心理。如教育者无意表扬了一位做了好事而动机不良的人、或尽管他人的言行有助于主体,但其动机不良,就会引起这种归因逆反。
第七、失衡逆反。信息传播者的言行或实际与其传播的内容背道而驰,失去平衡。如教育者的言教无误,而身教差矣;学校说教与社会实际相差甚远等。其说教内容就可能被学生“反其道而行之”。
此外,在教育实践中还有一种人格型逆反。即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如执拗、怪僻、暴燥、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主要是老师、父母或同学)。这种人格型逆反的学生多见于男生,而且他们的家长(特别是父亲)多有同样倾向。我校各个年级都发现过类似的学生。
三、逆反心理的成因
l.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因此,逆反心理与认同心理(或更高层次的信奉心理)必然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例如,有的学生在探求知识时,总喜欢寻求与老师、同学、书本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因为他信奉:一定意义上逆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又如,在上述逆反心理表现中的信度逆反,即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虚假内容所产生的怀疑,就体现出主体对相反人格或内容的认同。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也叫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宫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人种的不同个性遗传下来的生物特性,既有人种的共性,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其中就包含亲代不同性格的遗传。美国《自然遗传学杂志》1996年初同时刊载两篇在以色列和美国完成的研究报告。这两组研究各自独立,使用的方法也不同,但同样找出影响一个人追求新鲜事物的基因。这种称为D4DR的基因,能控制脑部感受体的形成。这两项研究分别对124名以色列人和315名美国人进行,发现脑部的D4DR基因较长的人,在追求新鲜事物方面得分较高,比较容易兴奋、善变、性格急躁、冲动、喜欢探险也比较奢侈。而D4DR基因较短的人,得分较低,比较喜欢思考、个性拘谨、温和、忠实、恬淡寡欲和节俭。我认为,正是这种性格遗传的差异,形成了人们逆反心理的生物前提或自然条件。一般说来,那些前代性格呈情绪型、外向型、独立型、急躁冲动的个体,其后代逆反心理形成较早并表现明显,反之则异然。
3.社会成因
遗传因素是心理现象形成的一种自然条件,它仅仅提供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的可能性,而不能决定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遗传所提供的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的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性,则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包括教育的作用)以及主体的主观努力,也就是取决于后天的实践与学习。就决定人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的环境而言,包括自然环境,但主要是社会环境,即一定社会关系的实践,对人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在校学生而言,教育(包括广义的社会教育含家庭教育及狭义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环境、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则起着特殊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主要由专职的教育者对学生施行的双边活动。因此,对学生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例如,上述中学生逆反心理现象,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社会关系的实践中呈现出来的。由此可见,逆反心理是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地址一部:邢台桥东红星西街(路南)西仓巷街南行20米路东。
乘市内18路公交车到邢台市政府下车西行30米(路南)西仓巷街路东
电话: 0319—5212185 手机:18732983697
二部:桥东红星西街人民医院东斜对面(路北)邢台畅想心理咨询中心。
电话:0319—3285700 0319—3303778
4.主观因素
环境(突出社会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是学生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但是,这并不是说环境可以机械地或任意决定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人的心理现象依赖于主体与周围客观条件的对立统一,最终要通过主体活动表现出来。就逆反心理而言,就是在客观环境要求与主观需要、情感、认识不相符合时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反映出主体对客观的强烈抵触情绪。例如,某学生因在上学路途中助人为乐而迟到,此时,他需要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全面评价,尤其需要肯定自己的成绩。而如果教育者不问缘由,只去谴责其迟到的违纪行为,就会形成主体对教育者从需要到情感、认识上的复合逆反。
在主体需要、情感、认识与客观环境要求的矛盾统一体中,就逆反心理的形成而言,主体需要等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等相吻合时,主体会表现出对客观环境要求的认同心理现象;当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等不相符合时,主体就会表现出对客观环境要求的逆反心理现象。上述逆反心理的表现,就是在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相违背时所出现的心理现象。
四.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要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首先,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不端的人格、虚假的内容、粗暴的手段、片面的思想方法等的不满、抵触),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因为一定意义上讲,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其次,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时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以至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以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之目的。
第三、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正确合理的与错误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如主体连同不端的人格与正确的信息、或良好的动机与生硬的态度一并逆反),教育者本身并引导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与支流,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现象代替本质,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发展的看待自我与非我(他人、社会),从而不断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